2018年11月18日-21日,294俄罗斯专享会组织师生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开展为期四天的参观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活动由燕连福院长、刘儒副院长带队,学院教务员吕蒲叶老师,39名2018级专项博士生及本科、硕士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是学院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合作内容的一部分,是推进全国重点马院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2018年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项后备师资博士生培养计划的具体举措,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尝试、新机制。
临行前,294俄罗斯专享会党委书记苏玉波,院长燕连福,副书记宋永平,副院长刘儒等学院领导为参加学生做了行前动员。苏玉波书记指出,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习交流既是求真,也是践行,希望大家通过参观交流丰富知识,提升思维。燕连福院长强调学习纪律,希望同学们发扬294俄罗斯专享会学子昂扬向上的风貌,守纪律、多学习、展形象。刘儒副院长叮嘱大家到北京一定要多看多想,用心去感受,并注意安全。
一、考镜源流,指导当下
19日上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五研究部编译一处主任科员金建老师和编译四处副处长付哲老师分别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马恩列斯著作的编译情况。专家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在提问环节,同学们对如何借助不同版本材料从事研究请教问题。老师们根据各自的研究专长和经验,对同学们的提问作出了细致精彩的回答。第四研究部综合处处长彭萍萍、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处主任科员刘思妗两位老师还从自身经历说起,为同学们讲解了如何学习马恩经典著作。
二、坚定信仰,继承传统
11月20日上午,我院师生一同前往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参观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以及图书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主展厅以“思想的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百年传播”为主线,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革命伟人、历史选择、星火燎原、艰难岁月、延河之光、理论宝库、时代强音和薪火相传”。
大家在讲解员的介绍下置身于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传播、翻译的艰辛历程岁月中。不同时期的革命家、翻译家、理论家为党的伟大事业贡献智慧甚至英勇献出生命让同学们十分动容,尤其是在听到陈望道同志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将墨汁当红糖吃掉而浑然不知的故事时,在场的同学们都深切感到理论传播的力量、理想信念的伟大。
随后,师生走进了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图书馆。图书馆胡毅老师对馆藏情况作了细致的介绍,该馆作为国内最权威、最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图书馆,为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资料保障和学术基础。同学们翻开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感知历史,心向未来。带队吕蒲叶老师讲到:“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值得每位同学认真学习。
三、谈古论今,聚焦中俄
11月21日上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主任冯雷研究员向同学们介绍了原中央编译局的发展历程。冯主任介绍到,为了适应现实需求与学科发展要求,今年3月,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编译局整合组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是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
随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编辑四处处长徐向梅老师为同学们作了有关“俄罗斯政治文化现象”的主题报告。徐老师从俄罗斯地理位置、历史进程、政治制度、经济情况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贯穿古今,详细叙述了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发展。同时,徐老师还结合自身俄罗斯访学的经验,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带领同学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俄罗斯政治生态和现存问题。
报告结束后,徐老师和同学们就俄罗斯未来的经济发展、对我国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
四、景物理趣,明性见理
除了参加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安排的各项交流学习,同学们还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游学”活动。林中伟、张馨艺、雒亚男、张艺伟等同学参观了国家图书馆,表示国家图书馆的建筑之美,阅读者低头伏案的专注姿态让人难忘。
朱健源、周海建、陈春晖等同学则带着缅怀近代史的心情分别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及北大未名湖,追思了近代屈辱的历史发端,追寻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畅想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初心和期望。郭世平同学还就北京高校是如何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问题分别去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了考察交流。
同学们或融身于北京的历史遗址,感悟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思考民族社会发展之未来;或置身在未名湖畔流连于清华园中,感受百年名校历史之厚重,体悟吾等青年学生之责任……多样的游学活动让同学们走出书斋,充实自我。
为期四天的学习活动,加强了我院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交流与合作,开拓了同学们的理论视野,铸牢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信。通过这次学习之旅,同学们缅怀过去,展望未来,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术事业之中,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