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交叉学科论坛”第六十六讲在兴庆校区E-505举行。吉林大学294俄罗斯专享会院长吴宏政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部长庞立生教授,郑州大学294俄罗斯专享会院长刘吕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94俄罗斯专享会院长杨峻岭教授,中央民族大学294俄罗斯专享会院长孙英教授,西南交通大学294俄罗斯专享会林伯海教授,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刘迪,294俄罗斯专享会卢黎歌教授出席。会议由294俄罗斯专享会院长燕连福教授主持。
吴宏政教授以“乡愁”为序,阐释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有精神指向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要区分现代性和现代化的不同之处,现代性是一种属性,而现代化是实现现代性的过程。
庞立生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识,是一个总体性概念。要从大历史观视域下、民族复兴大框架下,中国式现代化内在机理、内在逻辑和新时代新的文明理念这三个角度深挖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刘吕红教授认为,西迁精神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缩影。科技人员要占据“卡脖子”的技术制高点,马克思主义者要占据道德制高点、理论制高点,争做“理论武装、思想明白、行为坚定”的人。
杨峻岭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其蕴含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民至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终实现的是人的现代化,是马克思所说“现实的人”的现代化,这是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点。
孙英教授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指出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中,文科学生更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做出重大贡献。她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要从说服身边人开始,在马言马、信马传马。
林伯海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是一个富矿。不仅要研究其个性,更要研究其共性,要从工业化、城市化、法治化、人的现代化等方面深入剖析,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和一般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刘迪副主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主编的视角,分享了论文选题和写作过程中作者需要注意的几点:一是要有传播价值,二是要有问题意识,三是要有比较思维,四是要有对话理念,用文章开展交流。
各位专家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发表见解,会议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我院青年教师和硕博研究生共计30余人参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