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100年来党探索社会主要矛盾的历程,以及社会主要矛盾演进背后的逻辑密码,为我们正确认识、判断和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一个包含理论依据、领导力量、价值准则、检验标准等为一体的完整逻辑框架,这也为我们立足于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宝贵镜鉴。
(一)理论依据: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来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观察社会问题总会涉及到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立足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那么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便需要从生产力和人民需要之间的关系出发。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坚持从这一理论出发,准确地把握了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为成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7]289-290,对于一个时代而言,主要的问题表现在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上,能否找准至关重要。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18]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上,不能偏离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轨道,只有沿着这条轨道去找寻时代的主要问题,才能在众多社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形成正确判断。以正确的问题为出发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获取的答案也必将符合社会发展要追求的目标。
这就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和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坚持立足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首先廓清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坚持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正确提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为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发挥了先导和指南作用。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论断,这一论断同样是立足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从生产力标准和人民需要之间的关系作出的,实现了社会发展进步的“生产力逻辑”和“价值逻辑”的统一。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据此制定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以及所收到的成效,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也为未来我们继续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奠定了基石。
(二)领导力量:在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回望百年,党在探索、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历史的经验表明,如果党的领导不集中、不全面,保障党正确领导的机制得不到很好发挥,党的领导就会弱化,就难以回应时代诉求、担负时代重任。土地革命前期,阶级矛盾急剧升级,由于党的领导机制不健全,始终未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未形成党的领导核心,在残酷的斗争中遭受了挫折。土地革命后期,党形成了稳固的领导核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确保党正确领导的机制得到新的完善,我们成功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临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后,我们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的领导机制更加完善并充满活力,为我们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根本基础。我们重新厘定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因为我们党有稳固的领导核心,在面对着政治风波这样重大的风险挑战时,能够成功应对,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推向前进,在接续奋斗中实现了中国人民“富起来”。
这就启示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重要的政治条件和组织基础。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也是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西方一些大国对我国开始实施遏制,企图延缓我们迈向创新型国家的步伐、中断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路。而推动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又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走的道路。形势越复杂、风险挑战越多,就越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越需要习近平作为全党的核心把向掌舵。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向前进,根本原因就是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这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把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的道理所在。
(三)价值准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来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100年来,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和宗旨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带领人民成功解决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为的是人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的也是人民。尽管在探索的过程中也犯了错误,但党并未因犯错误而失去人民的支持,正是因为党始终“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19]66,为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人民仍然相信党。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的负责态度,赢得了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中国共产党把民心向背视为最大的政治,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3]11再度宣示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这就启示我们,新时代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最根本的价值准则,就是要传承好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党的十九大以来,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我们提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习近平阐释到:“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20]238。从后续提出的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战略举措来看,立足点始终是人民立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完成后,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又提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3]12。这一目标的提出、实现,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必将在更大层面、更广范围不断得到化解。
(四)检验标准:坚持用实践标准来检验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成效
100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不同的判断,每一次判断都是基于当时历史条件,依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作出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误判。实际上,误判是事后历史的评断,而当时则被认为是正确的,只是后续的建设实践证明,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正确与否,提出的解决方略是否得当,都要随时以实践为标准进行校正和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因为“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21]192。实践的检验标准,比任何抽象的理论和声明都更具有说服力。
这就启示我们,检验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成效就必须要坚持实践的标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从主要矛盾提出过程看,这一论断在作出之前是慎重的,是在充分征求了大量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党的民主集中制、集中全党智慧后才作出的。这一论断作出后,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化解方略。而从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取得的成效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2021连续两年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了新跃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完成等,这也证明了我们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以及提出的化解方略是正确的,它也必将在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得到检验并不断丰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