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科研学术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李永胜 李渝萱:论习近平精准思维的科学内涵、哲学意蕴与时代价值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21       点击量: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新时代新征程上,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强化精准思维,从大局出发谋策略,以精准施策干实事,努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更好守初心、担使命、出业绩。

摘要:精准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科学方法。它是遵循认识规律、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思维方法,是崇尚人民 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维,它体现时代性,强调针对性,尊重差异性,突出实效性,反映科学性。 其内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质量度辩证统一原理与质量互变规律、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唯物史观原则。 习近平精准思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 精准思维; 价值思维; 哲学意蕴; 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明确指出:“要强化精准思维,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从十八大到刚刚胜利召开的二十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治国理政的思维能力建设,重视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在创新实践中,用精准思维之“矢”去射人民美好生活之“的”,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精准思维贯穿于治国理政各方面,着力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与突出矛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是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哲学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需要科学思想方法。哲学思维不同于其他思维,它是一种反思性、批判性、超验性、终极性的思维。本文从哲学思维层面对精准思维的丰富内涵、鲜明特征、哲学意蕴及时代价值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深化对精准思维的认识,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

1.习近平精准思维的科学内涵

“精准”在《现代汉语词典》的含义是“非常准确;精确”。它意味着在认识方式上注重细致和周密,在实践方式上追求精细和准确,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卓越和精湛。它既是认识方式,又是思维方式;既是思想方法,又是工作方法,是知与行统一的哲学思维。深刻总结习近平精准思维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精准思维大致包含三层涵义。

1.1认识层面:遵循规律、把握本质的思维方法

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以至无穷过程,这是认识的总秩序。从认识路线看,习近平精准思维是一种从实际出发、遵循认识规律、把握事物本质的求真思维。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通常是从具体、特殊、个别对象开始,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丰富,对事物认知逐步扩展深化,形成一般概念,上升到抽象、普遍、一般阶段。例如,人们总是从认识杨树、槐树、柳树开始,逐步深化,最后形成“树”的概念。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习近平精准思维强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微入手、着眼整体”,彰显从个别与特殊开始,逐步认识事物普遍性质和整体全貌的认识方法。

注重把握事物精髓要义。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要认清其本质,必须把握其内在规律性。从认识过程看,习近平精准思维主张通过调查研究,占有大量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方法,认识事物内在本质,把握事物精髓要义。在脱贫攻坚中,习近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遵循认识规律,深刻认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把握制约农村扶贫的深层问题———粗放式、输血式扶贫方式,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视为全面小康的基本标志,“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出于对贫困问题的深刻认识,并精准把握实际,反思大水漫灌式方法的局限,习近平运用重在精准、贵在精准、关键在精准的精准思维,直抵扶贫脱贫之要害,进而提出“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战略策略,使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较短时间得到解决。

1.2实践层面: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方法

深入调研、精准分析是精准思维的基础。了解实际情况,准确掌握信息是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础。“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的要求”,这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总结的精准工作方法。它要求通过深入调研,精准了解情况,准确掌握信息,深入细致分析客观实际,透彻把握问题深层原因及机理,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问题有效解决。对于深化改革的思路和举措,习近平指出:“要下功夫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下功夫发现基层的有益探索,下功夫了解党内外对改革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下功夫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精准把脉、精确制导,为方案制定接地气、攒底气。”这“四个下功夫”,就是通过深入调研,全面掌握真实情况,精准分析问题,透彻剖析深层原因,寻求有效解决方案的精准思维。

科学论证、精准施策是精准思维的核心。面对纷繁复杂问题,运用精准思维进行科学论证,全面考量事物各个方面,提出详实可靠、思路清晰、务实管用、操作性强的政策,做到精准施策,有针对性的解决具体矛盾和问题。这是习近平精准思维的核心。习近平指出:“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可见,路子准、机制好、策略实、推进准、落地实是精准思维的核心要求。

真抓实干、精准评估是精准思维的保障。习近平精准思维强调真抓实干的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精准评估方法。作为工作方法的精准思维,在工作作风上,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强调真抓实干,不喊空洞口号,不做表面文章,真正解决问题。例如,习近平提出脱贫攻坚“六个精准”,体现了工作方法的精准实施、认真细致、扎实推进。在工作态度上,坚持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崇尚精益求精,狠抓细节与要害,强调细微斟酌。习近平提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讲的就是一种精准思维。在工作成效上,追求高标准、严要求、重细节、求实效,强调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估。如对脱贫攻坚成效,他强调“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道出了评估环节的精准要求。

1.3价值层面:崇尚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维

以人民为主体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运用精准思维治国理政,坚持从人民主体出发谋划发展、作出决策、推进工作。始终关切人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取向,彰显人民立场。在脱贫攻坚中,他运用精准思维部署工作,围绕共同富裕进行顶层设计,从扶贫到脱贫全过程贯穿精准方法,精准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实践环节,不漏一个贫困户、一个人,确保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这些表明,习近平精准思维从现实物质条件出发考量问题,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美好生活。

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的思维方式。精准思维既强调实践过程高效率,又追求人民利益最大化。从质量互变规律视角看,“精准”所反映的质、量、度是有方向的。习近平精准思维,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把人民利益视为精准之根、精准之脉、精准之魂。质言之,人民利益是习近平精准思维之价值取向。面对新冠疫情大考,习近平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不计任何代价救治每一个患者。他强调,实施精准救治,调集全国优势医疗资源,绝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任何一个患病者,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显然,精准思维始终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围绕人民利益运思。

以人民美好生活为价值目标的思维方式。“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完成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不断增长,那种粗放式、大水漫灌式的粗犷思维,难以满足人民更加精细化、精益化、精致化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强调,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对特定人群的特殊困难要精准帮扶;社会要精细化管理,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如此等等。充分表明,精准思维的价值指向是人民美好生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民幸福,是精准思维的价值旨趣与目标。

综上所述,习近平精准思维,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遵循规律、把握本质的思维方法,是实践层面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工作方法,是价值层面崇尚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维。它是理性认知与感性实践相统一的科学思维方式,其核心要义是精细、精益与准确。

2习近平精准思维的基本特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精准思维彰显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们党精细化治国理政的价值自觉与方法自觉,奠定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思维基石。习近平精准思维具有五个鲜明特征。

2.1体现时代性

理论思维源于时代发展,又引领时代进步。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不仅对社会问题分析,而且对思维问题的分析也是如此。循此思路,对精准思维的分析离不开时代考察。从时代视角看,习近平精准思维是中国共产党因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在思维方式上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结晶。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践是思维方式赖以形成的深厚基础,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与精细化,带来社会关系与利益格局深刻变化,呼唤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变革。我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标志着我们迎来了社会治理精细化时代。思维方式的精细化决定实践活动的精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显著特征是采用标准化管理,运用科学的精细化方法,注重高效率治理,它强调治理对象精准,治理标准精细,治理细节精致,治理手段精到,治理过程精准,以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求,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显然,精准思维契合社会治理精细化实践,它使治理目标更清晰、治理责任更明确、治理过程更科学、治理手段更高效,为有效应对复杂社会问题提供了一剂良方,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方法支撑。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习近平精准思维立足时代问题,体现实践发展要求,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质言之,追求精准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精准思维是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客观要求,也是破解时代难题的有效应对之方。

回应高质量发展主题。“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成为主题,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它促使思维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意味着,发展方式要从规模扩张转变为提质增效,运行模式要从粗放管理变为集约精细,资源配置要从注重单一物质要素变为注重多种要素组合。这些都离不开务实、具体、精准、精细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科学与否,决定实际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以精准思维认真、全面、细致、准确、精细分析问题,才能提高工作落实的质量和效率,助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精准思维以科学视野审视时代发展变化,坚持精研细琢、精益求精的思维路向,坚持细致、精致、极致的思维方法,坚持质量、结构和效益统一的发展思路,很好地回应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

满足时代发展需要。思维指导实践,特定的实践需要与之相契合的思维方式。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变得多元化、立体化、层次化、精细化与高阶化,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需求更加多元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公众诉求与需求状态进行精准分析、研判、预测与把握,很难达到善治之目的。直面复杂多变的现实矛盾,习近平精准思维强调顺势应变,因势利导,运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精准化信息,进行客观理性的实证化分析,精准捕捉问题,精准预判问题,在发展中补短板、破难题、提质量、增效益。从而展现出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创造性解决诸多发展困境的思维智慧,很好地适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2强调针对性

对全局细致精准。习近平精准思维在宏观上强调大处着眼,谋划工作注重细致入微的过程、息息相关的环节、一丝不苟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谋篇布局。例如“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新发展理念的提出,生动地体现了谋划全局的细致精准。精准思维的针对性,贯穿于思维运行的全过程。其逻辑顺序是,精准发现问题———精准研判问题———精准决策问题———精准解决问题———精准评估问题。精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之前提,精准研判问题是解决问题之基础,精准决策问题是解决问题之关键,精准评估问题是解决问题之验证。每一个环节精准到位,环环相扣,构成一个闭环,有效杜绝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对局部精细入微。习近平精准思维在微观上侧重小处入手,要求开展工作找准聚焦点、把握着力点、抓住关键点,精准分析问题,把握其表现和成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一个一个具体点上,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问题。例如脱贫攻坚中,针对“谁是贫困者”问题,主张建立正确识别对象的到户到人精准识别机制;针对“谁来扶持贫困者”问题,动员企业、组织、个人等各方力量全员参与,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协同的系统扶贫合力;针对“如何扶持贫困者”问题,创造性提出“六个精准”的方法策略,使针对性贯穿各环节;针对“贫困者退出”问题,构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严格退出评估机制。这些都体现了局部的细致入微。

强调补短板。短板意识源于木桶原理。一只木桶,装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长度。从治国理政视角看,通常所说的短板,就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薄弱性环节。习近平精准思维注重短板问题,强调聚焦短板,抓住要害,实施精准攻坚,补齐短板,推动发展。在脱贫攻坚战中,习近平强调“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在改革方面,他指出:“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这些体现了直面问题、聚焦短板、破解难题、增强弱项、提升能力的精准思维,彰显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可见,习近平精准思维依据形势变化知远察微,根据事态发展见微知著,用“精”“准”的致思路向,为解决问题赋能添智,体现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2.3尊重差异性

作为一种工作方法,精准思维的突出表现,就是尊重个性差异,采取差别化举措,实施因时因地制宜的靶向策略。

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的差异性。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习近平精准思维表现为,采取分区分级分类精准防控措施,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分类防控策略,根据疫情形势变化,统筹兼顾地有序推进生产生活秩序恢复等。这种精准防控思维,立足实际,尊重差异,既有利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平稳运行与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差异化举措。在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中,精准思维体现为准确识别致贫原因,采取差别化个性对策。俗语说,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运用精准思维为各种贫困户精准画像,尊重个性差异,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分不同情况,制定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的精准帮扶方案。这些生动体现了精准思维蕴含的尊重矛盾特殊性方法,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差异化开展工作的思维方法,它打破了“一刀切”的简单化思维。

根据事物发展过程不同,采取不同举措。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事物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就是一个过程集合体。事物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特点,体现出差异性。习近平强调从细节着手,形成精准思维习惯,工作不能停留于一般化,大呼隆抓,不能用原则应对具体,要以精细化举措一一回应,在每一个具体点上解决问题。习近平在谈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强调,“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体现出依据事、时、势的变化,采取针对性举措的精细化思维。习近平还引用古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创新,用新举措新办法精准解决问题,体现出精准思维蕴含的尊重差异性特征。

2.4 突出实效性

精准思维是一种高度务实的思维方式,它突出兼顾质量与效益的实效性。

综合考量质量度统一。从思维方式看,习近平精准思维是一种蕴含事物质、量、度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质量度统一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任何实践活动都要注重质、量、度的统一。习近平在论及经济发展问题时强调,“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要的,但抓经济工作、检验经济工作成效,要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这意味着,必须从精准思维出发定性、定量、定度,综合考量实践活动,避免超出事物合理的界限。这体现出精准思维的实效性特征。

讲求务实性。习近平精准思维的基本意涵是准确而精细,即在准确的基础上追求精细,在精细的追求中达到精准,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精准思维要求无论谋事、施策,还是推进、落地,都要查实情,下实力,办实事,求实效,在谋事上要定准位,在施策上要出实招,在推进上要下实功,在落地上要见实效,努力实现工作务实、过程求实、结果真实。

力求效益最大化。从行为方式看,习近平精准思维之“精”“准”是求真务实的拓展和升华,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讲求真实、追求效率,用最低限度的投入获得最高效的产出,取得最大效益,反对笼统大概。例如,习近平强调“找准穴位”“击中要害”“突破中梗阻”“不能走神,不能散光”“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此等等,体现出精准思维追求效益的实效性。

2.5 反映科学性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作为一种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理论思维,习近平精准思维扎根实践,服务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深刻反映。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习近平精准思维在认识上坚持求真,在实践上强调实干,在价值观上崇尚人民主体与人民立场。它是一种深耕中国实践、反映中国实际的科学方法论,是在长期实践中孕育成熟的,并经历了从低向高的发展进阶,随实践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它彰显马克思主义知行合一思想,体现植根实践、反映本质、遵循规律的科学务实性。

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科学思维。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提出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总结出“二十字经”的精准发展思路:“投其所好,供其所需,取其所长,补其所短,应其所变。”在福建宁德工作时,他提出要审时度势,瞄准主攻方向,各区域扬长避短选择主导产业,摆脱贫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精准工作方针。这些表明精准思维源于改革开放的火热生动实践,是对人民群众经验智慧的理论概括和思想升华,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实践发展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科学性。

彰显思维的深刻性。精准思维强调“深、实、细、准、效”的调查研究和“精细”“精准”“精益”的工作作风,“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强调通过对问题的精细周密准确分析,对事物之间各种联系进行有效区分,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达到事物内部规律性的认识,抓住事物本质,洞察发展趋势,表现出思维的精辟透彻性,体现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科学性。

3 习近平精准思维的哲学意蕴

作为一种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精准思维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与理论依据,内蕴一定的哲学思想。

3.1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与要求,也是人们想问题、干工作与谋发展之“源头活水”与思想基石。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毛泽东则用“实事求是”的中国化语言进一步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关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可见,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实事求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它把尊重实际(“实事”)的唯物主义原则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求是”)的辩证法统一起来,是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思想方法。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它永远是中国共产党遵循的思想方法。

习近平精准思维体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观点和思想方法。习近平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精准思维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大而化之,主张对具体问题精确认识,着力把握矛盾特殊性,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准分析,作出精准研判,准确把握问题“要害”“症结”“关键”,着力在复杂矛盾中突出重点,透过千头万绪切中要害,聚焦事物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靶向施策并精准发力,实现精准高效解决问题。例如,在抗疫斗争中,习近平强调,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既要尊重防控与防治的科学规律,从实际出发,开展精准调研,在全面准确掌握疫情基础上,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因人、因时制宜,精准施策。又要杜绝“一关了之,一停了之”的简单做法,达到精准高效解决问题,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这是疫情防控的精准思维折射出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质言之,习近平精准思维是一种在精准谋事、精准干事中把握实际、探求规律,使主观认识契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从而精准成事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3.2 质量度辩证统一原理与质量互变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规定性,都是质与量的有机统一体,这就是度。度是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与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量的幅度。

在科学研究中,定性研究就是确定事物及其运动状态的性质,定量研究就是对其数量进行分析。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从定性到定量发展体现认识发展规律,也是科学进步的表征。马克思认为,一门科学只有达到能运用数学时,才是成熟的科学。所谓运用数学,实质就是能够对事物量与量关系作出深刻揭示与科学反映。

从质、量、度统一的哲学原理看,习近平精准思维之精确、精细、精准的方法,实质上就是对事物定性(质)、定量(量)、定度(度)上的精确把握,体现认识发展规律,反映科学思维的进步(深入到精确量化层面),意味着思维走向成熟。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任何事物发展壮大都有其形式,包含其内容,都是具有某种规定性的存在(度)。用黑格尔的话来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尺度,“尺度是有质的定量,……是具有特定存在或质的定量,一方面定在的量的规定可以改变,而不致影响它的质,但同时另一方面这种不影响质的量之增减也有其限度,一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改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质量互变规律。

可见,无论是对质(定量),还是对量(有限度)抑或对度(幅度)的深刻认识,还是对质量互变本质与规律的深刻把握,都离不开精准、精细、精微的思维方法。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它突出了“精”“准”之思对把握事物本质及规律的极端重要性。正因如此,习近平精准思维要求在洞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精准分析问题,精细观察实情,精深剖析问题,精确研判问题,以精细化思维达到对质、量、度的准确把握,才能透过现象直抵本质,达到对事物变化发展趋势的深刻洞见。足见,习近平精准思维是质量互变规律在思维领域的生动体现,它突出了对质、量、度的精确化认识之意义,提升了思维的精度和效度。

3.3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

辩证法认为,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矛盾普遍性指矛盾的共性,即矛盾是一种普遍的存在。矛盾特殊性指矛盾的个性,即矛盾的性质、地位及解决形式各有其特点。毛泽东认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体现在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上,就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习近平精准思维蕴涵着“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方法。一方面,“两点论”要求我们,在矛盾分析时,既要看到矛盾对立的一面,也要看到矛盾统一的一面;既要看到矛盾体系中存在根本矛盾、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也要看到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矛盾次要方面的存在,即要从对立统一两方面看问题。习近平精准思维,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张对问题进行全面整体分析,作出精准研判,注重把握事物变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反对片面性。这就坚持了“两点论”。另一方面,它突出“重点论”。反对“大而化之,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等倾向,强调抓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对准聚焦、找准穴位、抓住要害,牵住“牛鼻子”。通过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破解难题,有效推动工作。习近平指出:“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就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在思维方法上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精准思维是矛盾方法论在思维领域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它以精细、精微、精致、精益的独特方法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具体化、操作化,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创新,丰富拓展了矛盾方法论。

3.4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唯物史观原则

从唯物史观角度看,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体现一定的规律性。但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又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即历史发展规律体现为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规律,历史发展结果呈现为“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历史主体的选择性,使得社会发展又呈现一定的合目的性,即符合社会发展进步方向、契合历史潮流的阶级或社会集团的目的。质言之,社会历史发展呈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习近平精准思维生动反映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唯物史观原则。一方面,它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避免主观主义,注重精准调研、精准分析、精准研判、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精准评估、精准治理等,这些都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手段与方法,按规律谋事、干事,务求实效的科学精神,体现了历史合规律性思想。另一方面,它强调合目的性。从哲学角度看,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思维方式的不同归根到底由世界观决定。习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从精准思维的实践看,群众史观是精准思维的世界观,它决定了精准思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思维。人民立场是精准思维的出发点和聚焦点,人民幸福是精准思维的目的与归宿。具体来说,习近平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精准防控、精准施策是为了人民生命和健康;以精准思维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提高改革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运用精准思维,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目的是让人民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此等等,概而言之,习近平精准思维体现强烈的合目的性——实现人民幸福。

习近平精准思维反映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原则,它是真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4 习近平精准思维的时代价值

学好哲学用好哲学是党的优良传统,用好科学思维方法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习近平精准思维体现了用科学思维方法回应时代之问的鲜明特点,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4.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维理论宝库

思想是前行的灯塔,科学思维方式指引前进道路。习近平精准思维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

精准思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体系。十九大报告强调增强党的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与底线思维。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战略思维增强预见性,辩证思维彰显科学性,创新思维赋能创造性,法治思维呵护稳定性,底线思维增强原则性,精准思维提升实效性。精准思维作为一种具有强烈实践指向和时代意义的思维方式,与其它思维方式既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相互贯通,它以其精细、准确、严谨、精益、务实、管用的思维品质,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回答并解决了错综复杂的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破解时代之问的新范例。它与其他思维方法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体系。不仅如此,精准思维因体现实事求是根本方法并使之具体化精细化,能够为其它思维方法提供事实依据与基础保障,确保他们不会脱离实际。实践证明,精准思维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针对性,追求实效性,富于创造性,有利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问题,它以“精准”的致思路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体系。

精准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创新。习近平精准思维是在不断解决新时代的突出问题,防范重大风险,化解社会矛盾过程中,系统总结治国理政实践经验形成的,是对传统粗放式思维的反思与校正。它以新时代历史性变革蕴涵的思维智慧,为思维方法赋予精准化、精细化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时代化创新。具体来说,精准思维以精细与精准的有机统一,促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方法具象化、操作化,把实事求是方法推进到精准精细层面,实现了认识过程的定量化、精细化、精准化,也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指明了精与准的致思方向;精准思维以对质、量、度及质量互变过程的精准把握,提高了思维的精度与效度,使对质量互变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精准思维面向大数据时代,用“精细”“准确”的时代语言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注入民族化、时代化元素,深化拓展了矛盾规律与矛盾方法,为洞悉事物本质与规律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思维方式,提升了思维质量与效率;精准思维把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贯穿于思维过程,彰显出新时代适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思维之真善美的致思趋向,从思维层面深化了唯物史观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思想,提升了思维的美誉度。

精准思维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思维成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进行思维创新和实践创造,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之理论品格与自觉变革世界的实践创新决定的。一方面,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精准思维方法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思维理论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习近平精准思维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要求。它立足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实际,对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呼唤,作出创造性回应,汲取了人民群众在基层探索中积累的精准调查、精准研究、精准分析、精准决策、精准预警、精准治理、精准实施、精准评估、精准优化等思维智慧,是总结提炼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经验,放眼民族复兴长远发展实现的思维创新。它满足了高效务实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适应新时代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思维创新,凝结着习近平高度的政治智慧与哲学智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思维方法的新飞跃。

4.2 拓展了治国理政方法论智慧

方法论既是思想武器,又是实践指南。习近平精准思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智慧,坚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法,拓展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方法论智慧。

坚持守正中华优秀传统思维方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统一。中华传统文化,谋事讲究务实求真,行事讲求精益求精,制器讲究精雕细刻,修身力求严谨求苛。这表明,精准思维方法深植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习近平精准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治国理政智慧的科学总结和时代升华,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方法的精髓,又把精细、准确、严谨的现代实证化分析思维融入其中,为其注入时代元素,激活了传统思维方法,它是中国传统思维方法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思想成果。

坚持治国理政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从治国理政内在逻辑看,发展目标决定问题导向,又标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问题导向牵引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鲜明主题,发展结构不合理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精准思维从现实问题出发,在目标牵引下,以“精准”的思想、方法与行动,直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问题发力。它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体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用精准有效的举措,对前进道路上一个个具体问题进行实质性解决,一步步接近发展目标。例如,习近平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更加精准务实,才能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要义就是从问题入手,以“精准”破题,指向人民美好生活目标。习近平精准思维着眼治国理政实践,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统一,集中回答了“为何精准”(高质量发展)、“从何处精准”(质量、结构、速度、规模、效益等)、“如何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等重要问题,深刻把握了实践过程的时、效、度。

体现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精准思维既是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观,又是务实有效的方法论。精准思维是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造性运用于治国理政实践而形成的思维方式。它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反映人民主体价值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价值观角度看,精准思维从理论到实践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程度作为价值评价标准,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从方法论角度看,精准思维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发挥人民创造性相结合。“精准”,既彰显发展目的,又体现发展方法,还标示发展手段。例如,在扶贫问题上,习近平所谈的“精准”,既是激发调动人民主体的手段和方法,又是实现脱贫的目的与价值,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也就是说,习近平精准思维是人民主体价值观与依靠人民方法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

4.3 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想武器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这表明,精准思维是新发展阶段适应复杂环境、应对发展变局的有力思维工具。

确立精准思维,能准确研判风险。精准思维是问题导向的务实思维方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防患风险问题上,坚持习近平精准思维,有助于我们准确研判风险,见微知著,全面排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科学预测。从源头上防患化解重大风险,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必须运用精准思维,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深入实际,搞清存在问题,找准问题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苗头及其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号准脉搏,把握趋势,找到药方,把风险消除在源头。做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树立精准思维,可从容应对挑战。精准思维是知难而进的求实思维方式。“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能力。”新时代各项改革任务更加艰巨,唯有树立精准思维,把握发展过程中质、量、度的有机统一,确保工作精度、力度、效度的相互匹配,才能推动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面对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习近平精准思维强调,要切准时代“脉搏”,牵住“牛鼻子”,抓住关键问题,关注重点领域,落实落细落小每个环节。坚持精准问题导向,谋事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干事要以准确到位的标准,成事要以人民至上的取向,务求实实在在的效果。可见,精准思维是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的科学思维方法。

提升精准思维,可防控重大风险。精准思维是未雨绸缪的预判思维方式。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存,“黑天鹅”“灰犀牛”等不确定性事件频发。新科技革命引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复杂性、多变性、动态性等发展特征愈发明显。在此背景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手榴弹炸跳蚤”式的应付式思维方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习近平指出:“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这表明,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精准思维能力,有效预判并解决问题,就能不断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做到科学防控重大风险。

5 结语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洞察时代风云,抚摸时代脉搏,感受历史律动,回应时代挑战,在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思维的科学思维方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创新的重要思想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时代元素。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性变革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精准思维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与实践性,它体现时代性,强调针对性,尊重差异性,突出实效性,反映科学性,凸显出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时代性,并以因应时代挑战、破解发展难题的思维创新,彰显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宝库、拓展治国理政方法论智慧、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思想武器等时代价值,成为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奋进历史新征程的科学方法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精准思维的科学内涵与哲学意蕴,对我们从理论上透彻理解其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增强在实践中坚持精准思维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李永胜,294俄罗斯专享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渝萱,294俄罗斯专享会博士生。

本文转自《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2,34(05)

分享到: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版权所有:294俄罗斯专享会 - 俄罗斯专享会首页登录
站点建设与维护: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5

  • 西交马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 西交马院研究生微信公众号